第(2/3)页 那跟自毁长城没什么区别了。 赵郢见始皇帝动问,非常光棍地摇了摇头。 “没有——” 始皇帝:…… 胡亥:!!!!!! 扯了半天,你都是在瞎胡扯! “若是我手中有确凿的证据,哪里还用等到今天,我早就告诉大父,让朝廷派兵遣将,前去捉拿了,哪里会留他们到今天……” 说到这里,赵郢还不忘骂一句。 “这群狗贼,实在是太奸滑了,我让惊校尉在会稽郡蹲守了那么长时间,愣是没能抓住他们的把柄……” 胡亥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 你骂他疑神疑鬼,胆大妄为,不经朝廷允许就派人私下调查朝中大臣吧,这狗东西又当着陛下的面说的那么理所当然。 始皇帝没有去管在那里自我纠结的小儿子,他蹙着眉头,看着混不吝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大孙子。 “所以,你把那位项羽,留在身边,到底是作何打算……” 对这个问题,赵郢考虑已久。 “项羽此人,天资过人,不仅勇武过人,而且颇通兵法,乃是会稽青年才俊中的魁首,也是项家唯一,也最为看重的嫡系后人,我把他扣在身边,就算是项梁真的蓄意谋反,也一定会投鼠忌器,不敢贸然发动……” 说到这里,赵郢笑了笑。 “如此,会稽郡局势,短期内不至于崩坏……” 始皇帝不由微微点头。 会稽郡是江南要地,北邻九江郡和大泽乡,西临庐江,又地处海滨,掌控着大秦南北运送的要害。 此地一旦动乱,江南局势,就会彻底失控。 “说起来,那殷通和项梁等人,也算是一等一的人才,你们看这会稽之地,这才几年啊,就被他们几个经营得铁板一块,连惊校尉那样的人才,都不能抓住他们的把柄……” 始皇帝:…… 胡亥:…… 躲在角落里的黑:…… 你可闭嘴吧你! 见这臭小子还有闲心在这里耍贫嘴,始皇帝就知道,这狗东西一定早有打算,反而没有了刚才乍闻此事的担心。 挪动了一下屁股,让自己的身子靠得更舒服一点,然后,就老神在在地看着自家这位大孙子在那里表演。 赵郢:…… “现在的问题是,证据不足,朝廷总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发兵,所以,我觉得既然他们能力这么出众,那就不妨暂时让他们在那里帮我们治理地方好了……” 赵郢非常干脆地拍了拍手。 “大父啊,记得多表彰几次人家的功劳——” 胡亥还没听出赵郢什么意思,但始皇帝什么人啊,瞬间就明白离开自己这位大孙子的打算,忍不住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。 自己这个孙子的表现,每一次都足以让自己惊喜啊。 这才几岁? 十六啊! 竟然老练的如同一位积年的老猎人! 如此耐得住性子。 就算是郡守殷通、郡尉龙泽以及那位潜藏在会稽郡的项梁真的心怀叵测,有谋逆之心,但他们既然能小心谨慎地隐藏这么多年,甚至还敢让这位叫项羽的后辈前来咸阳,那就证明不是鲁莽之辈,他们依然在等待时机。 至于,什么时机,始皇帝心中自然不会不明白。 这群狗贼,都在等着自己的大限到来呢。 但他们在等时机,自己又何曾不是啊,而且以自己这位孙子的成长速度来看,时间在自己这边! 所以,这么一想,还真不用着急。 按照自己这位孙子的设想,那就表彰啊,反正过年的时候,已经表彰过一次了,再有表彰嘉奖也不显得有什么突兀。 有嘉奖,就代表着朝廷没有怀疑他们。 他们就不会狗急跳墙。 表彰的多了,功绩显著了,按照大秦的制度,是不是就得升个官,甚至是换个地方。 到时候,就算是他们有心拒绝,也由不得他们了! “善!” 始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,满意至极地看向一旁的大孙子。 “我看,也不能仅仅表彰殷通他们——你不是说那位叫项羽的力能扛鼎,勇武过人嘛,那就让他去参加科举啊,留在你身边做个执戟郎算什么回事……” 赵郢:…… 真心实意地给始皇帝挑了个大拇指。 “大父,还是您老人家老奸巨猾啊……” 始皇帝没好气地抬腿给了他一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