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想了一会,刘盈笑着说道:“若是别处,说还不上债很正常。毕竟从理智角度来说,还债的能力取决于赚钱的能力。越能挣钱,越能还钱!” “渭水汤汤,至此无险,八百里秦川造就天府之国,无论是昔日的秦朝,还是我汉国,皆因此而成就帝业。” “所以,论起挣钱的本事,内史说第二,天下哪个郡国敢说第一?” 魏无知点点头。 这也是他有信心能够把吕释之发行的债券尽数还清的原因。 如今的关中数千万人口,工厂林立,无论是极西之地,还是南海以南的商贾尽数汇集于此,不仅使得商贸兴旺,重要的是官府的各项税收节节攀升。 毫不夸张的讲,内史去年一年的税收,抵得上汉初全国两到三年的收入! 按理来说内史府不缺钱。 但没办法,收入的大头要上缴治粟内史府,剩下的小部分供给偌大个内史花销,着实有些捉襟见肘…… 所以,这也是吕释之借钱也要拉基建的原因。 就像是一棵果树,每年长十个果子,但被人拿走九个,自己剩了一个,这就显得很悲惨。 但如果努努力长一百个果子呢? 虽然有可能被人全部拿走…… 但这不重要! 重要的是,果树证明了它有能力长一百个果子! 所以,可以拿未来换今天! 吕释之是这样做的。 借钱修路,办学校建医院,吸引高价值人群来长安定居,然后再招商引资,成就如今这个路网纵横,工厂林立的关中平原! 创业难守业更难。 魏无知深呼吸一口,决心不辜负所有人,尤其是吕释之的期望! 刘盈见到魏无知的神情似乎有了变化,接着说道:“能挣钱就不愁借不来钱,只要别把借来的钱用到无关紧要的地方就好!” “至于还钱,这个其实并不要紧。” “只要你能保证每年增长的收入大于支付债券的利息,就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借钱!” “而且,经过石碣村一事,朕的内心出现一个大胆的想法。” “如今这么多天过去了,这个想法逐渐成熟,只是一直缺少一个契机,如今内史来了,朕的这个契机也就来了!” 魏无知有些惊讶。 他看了看对面曹参,见到他也是满脸惊讶的样子,越发对刘盈这个所谓的‘大胆的想法’好奇起来。 刘盈左顾右看,板起脸说道:“怎么没人问啊?你们不问,朕怎么说啊?得罪了朕,尔等还想回家吃饭吗?” 说完,他领头先笑了两声。 曹参这才笑容满面:“不知道陛下这个想法,究竟是什么呀?” 刘盈指正:“曹相错了。你不应该先问这个,而是应该先问朕在石碣村见到了什么!” 曹参:“……” 张苍微笑问道:“微臣敢问陛下,在石碣村见到了什么?” “那帮家伙搞了一什么船贷,也就是说所有撑船的力工需要在他们指定的地方购置一条船,然后用这条船去江上摆渡!”刘盈竖起三根手指晃了晃:“这不是最过分的,最过分的是那个船贷居然敢要三成利!” “三成!” “按照他们那种算法,一条船十万钱,还贷年限为二十年,光利息就要二十多万,里外加一块逼近四十万钱了!” 第(2/3)页